自2011年以來,時代廣場陸續(xù)成為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哈爾濱等城市進行宣傳的舞臺。雖然每秒播放的費用高達1250美元,依舊無法降低中國城市的熱情。
近日,一則河南形象宣傳短片空降紐約時代廣場,吸引了眾人的目光。這則時長60秒的宣傳片中出現(xiàn)了多個河南的標志性元素:除了眾所周知的少林寺、龍門石窟等文化符號,也有鄭東新區(qū)、航空港等現(xiàn)代化的發(fā)展印記。
這并不是第一則在時代廣場“吃螃蟹”的中國城市宣傳片。這個位于紐約曼哈頓黃金地帶的廣場,廣告牌與液晶屏的數(shù)量超過230塊,年均游客流量4000余萬,人員流量則高達1億人次。隨著中國城市“走出去”需求的加強,自2011年以來,時代廣場陸續(xù)成為北京、上海、成都、哈爾濱等城市進行宣傳的舞臺。雖然每秒播放的費用高達1250美元,依舊無法降低中國城市的熱情。部分企業(yè)與公司窺到商機,承包下其中3塊液晶屏。
城市品牌的海外傳播是十分必要,但是目前還存在著一些誤區(qū)。針對這樣的情況,有以下幾點建議:
第一、明確傳播目的與受眾群體,精準選擇宣傳渠道。
隨著全球化的到來,一些城市逐漸成為開放的旅游城市,宣傳片亮相時代廣場是城市在國際營銷上邁出的重要一步。在做任何城市的對外宣傳上,宣傳目的很重要,不要為了播放而播放,要從真正的戰(zhàn)略規(guī)劃角度明確傳播目的及受眾群體吸收資源與信息的來源,這是一個很深刻很廣泛的問題。
時代廣場作為世界知名的旅游觀光地,如果說選擇在這個“世界的十字路口”投放,其實很多中國的城市并不是很了解,在這里,多半的人群在經(jīng)過的時候并不是我們想吸引的來中國城市觀光旅游的人群,他們只是選擇了美國為旅游目的地的觀光客。在那樣嘈雜繁華的地區(qū),那么多大屏戶外廣告輪番播放的環(huán)境下,他們的注意力要想集中聚焦在“中國屏”上,非常困難。
第二、中國城市在海外的城市形象及旅游形象傳播,應盡早打破以省為單位的傳統(tǒng)壁壘。
外國人其實對于中國城市的理解很少,多數(shù)人只知道北京、上海或者香港等國際知名度高的城市。從省的角度做傳播,在理解度與知名度太低的情況下,城市想用形象宣傳片的形式走出去,30秒、50秒的時間基本達不到一個能夠讓人理解的地步,這在傳播上是一個困境。
第三、找到城市傳播的區(qū)隔點,選取核心傳播要素,以講故事的方式進行藝術(shù)創(chuàng)作。
在拍攝城市宣傳片時,多數(shù)希望將所有城市精華都囊括在30秒之內(nèi)。
有很多成功的城市形象傳播經(jīng)驗值得我們借鑒。倫敦,城市的故事就是講述歷史,當我們被吸引后,就會對城市做進一步的了解與調(diào)查并分享,這樣就完成了基本的傳播閉環(huán)。又比如說巴黎的定位是一個充滿浪漫的城市。但當然它還有其它的亮點,比如文化、建筑、美食等,但是它只選擇了一個,因為這是人們最關(guān)注的點,是巴黎與其他城市的區(qū)隔所在。當城市找到了一個特殊的點來吸引你,并且鼓勵你再去進一步發(fā)掘時,無疑是成功的。
當我們的城市與城市之間沒有區(qū)隔點的時候,就很難達到傳播的目的。
第四、新媒體時代下,城市宣傳片應該選擇結(jié)合新媒體元素共同打造。
在新媒體大行其道的當下,多種傳播渠道并行是大勢所趨。對于城市與旅游形象的海外傳播,不能只拍一個宣傳片放在“世界的十字路口”,主動選擇更多的社交平臺去跟想要覆蓋的人群互動。當城市宣傳片整合了新媒體元素,讓受眾進一步通過互聯(lián)網(wǎng)找到并發(fā)現(xiàn)更多的信息時,才能夠達到最終設定的傳播效果。
若想讓傳播效果更上一層樓,僅依靠單一媒介方式是不夠的,一套深層次的整合傳播策略才是當務之急。誠然,冰凍三尺,非一日之寒,塑造城市的良好品牌形象也不可能一蹴而就。因此,城市需要定制一套統(tǒng)一的、行之有效的方案進行持續(xù)性品牌傳播推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