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别,亚洲成a∨人片在线观看不卡,岳丰满多毛的大隂户,韩国三级中文字幕hd久久精品

“閱讀新聞能賺錢”模式能走多遠?
點擊數:17356 時間:2014-11-08 【字體:  

從傳統(tǒng)媒體到新媒體的出走,從新媒體向其他行業(yè)的出走。而還有很多媒體人選擇了堅守,對于仍然在堅守的傳統(tǒng)媒體人而言,“互聯(lián)網+”時代,大眾創(chuàng)業(yè),萬眾創(chuàng)新的號角似乎正在喚醒他們的斗志。于是,在媒體這個領域我們又看到了有人正在嘗試新玩法,這就是新聞“有償閱讀”模式。

一、傳統(tǒng)媒體的商業(yè)模式創(chuàng)新——閱讀新聞能賺錢

2015年4月15日下午,南方報業(yè)集團旗下南方都市報在廣州舉行了“并讀新聞”客戶端上線發(fā)布會,會議邀請了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市場官(CMO)王帥和小米副總裁陳彤為其站臺。據介紹,該款新聞客戶端由南方都市報推出,首輪投資超8000萬元。根據南方都市報系總裁曹軻介紹,并讀新聞的“并”是指一起分享,是社交互動平臺,“讀”是讀新聞,合起來就是所謂并讀新聞,讀賺天下(讀新聞、享分成、玩社交)。同日晚上,并讀新聞出現在廣州的地標建筑廣州塔上,可謂高大上。

此舉被賦予承載了傳統(tǒng)平媒轉型的重任,而為了區(qū)別眾多的新聞客戶端產品,此次南方都市報做了了超乎行業(yè)的創(chuàng)新嘗試。登陸并讀新聞客戶端可以看到,打出了“全球首家‘讀者獲利’的新聞平臺”的旗號。除了有新聞資訊類App都具備的新聞資訊推送功能,并讀新聞把賣點放在了讀者參與廣告分成上,將平臺所得廣告收入轉化為用戶的閱讀分成。即用戶根據閱讀新聞、評論、轉發(fā)等行為獲得積分,基于積分取得一定的閱讀廣告分成,分成日結。閱讀新聞還能賺錢,對于很多人來說是聞所未聞的??梢哉f,這是對當下所有媒體運作模式的一次大膽顛覆,對于傳統(tǒng)傳媒行業(yè)的轉型和商業(yè)模式革新,是一次大膽嘗試!

二、創(chuàng)新值得肯定,但產品硬傷也十分清晰可見

在朋友的推薦下,安裝了并讀新聞客戶端,并每天試用。個人認為,并讀新聞的有償閱讀模式的硬傷很清晰,需要在后續(xù)運營中加以優(yōu)化。

1、讀新聞能賺錢的泡泡頂多三天就會刺破。并讀新聞將平臺所得廣告收入,轉化為用戶的閱讀分成,分成是基于積分。每日凌晨系統(tǒng)自動將用戶的當日積分按照現金兌換率轉化為現金,存入用戶的總收入金額,積分相應當日清零。每日積分轉化為現金的轉化率不同,根據當日積分可分成金額,參與用戶數,用戶積分數,用戶活躍度而定。根據積分規(guī)則,一個用戶每日最高積分為585分。每一個任務需要多次行為才可能獲得單項滿分。根據次日清算的結果,目前幾天總計分成為5.76元。體驗觀察下來發(fā)現1積分=0.01元,這就意味著單天看新聞最多能分到5.85元,吸引力有多大,這就要根據用戶的類型去判斷了。這種規(guī)則就是一個七彩的泡泡,用不了幾天就會被刺破。

2、從積分規(guī)則中看到了并讀新聞的“病毒式”營銷的身影。如第一點的積分獲取規(guī)則中所提到的,獲得積分的最有效方式是將并讀新聞客戶端推薦給好友注冊,推薦成功一個得100積分。這和此前網絡上出現的一些推薦獲得小額激勵的模式如出一轍。好在沒有下線機制,否則這樣的推薦方式更是走樣。100個積分相當于1元,這就意味著并讀新聞通過這種方式進行推廣的成本是1元,遠遠低于客戶端一般的推廣渠道成本,真可謂精明!這種做法,個人認為很不好。這種推廣方式是否有效,后文再根據數據來分析。

3、新聞的內容可讀性一般,評論質量差。作為媒體,內容始終是最基礎的東西。與主流的新聞客戶端相比,而并讀新聞的原創(chuàng)內容不足、主打社會新聞、八卦等與主,內容是最為突出的硬傷。而為了獲得積分的點贊和評論比比皆是。

4、互動社交看上去是雞肋。并讀新聞特別強調了社交元素,可以看到的社交互動體現在分享被閱讀和評論被點贊。這種社交互動完全是無感知的,除了看到積分增加知道之外,沒有其他社交感知。

此外,為了積分而積分的點贊、評論等行為缺乏引導和控制,實際上是在浪費分成的廣告資源。因此,很讓人為這樣大膽的創(chuàng)新捏一把汗。

三、新聞有償閱讀模式能玩得轉嗎?

數據稱并讀新聞于2015年3月6日上線,到4月15日產品發(fā)布會期間下載量超百萬,日均下載量超2萬。這種數據表現,對于一款傳統(tǒng)媒體的新聞客戶端而言的確不易。但我們從另外一組數據模擬測算來看,又未必如此。個人觀察,并讀近期每日投入用于廣告分成的金額為10萬元,去掉推薦用戶和點擊廣告、提現分享和兌換商品后的總積分為55分,約合0.55元。據此計算活躍的用戶約為20萬。再把參與獲得積分的平均積分放低一些計算,日活躍用戶到50萬的水平。這對于一款傳統(tǒng)媒體的新聞客戶端而言,也許看上去不錯。但相比行業(yè)而言,又是遠遠不夠的。通過有償閱讀新聞模式,實際上每天固定花10萬元在維系這批用戶的活躍度。但如前文所說,由于這批用戶人很大比例都是刷積分的為主的非優(yōu)質用戶。因此,這個模式能夠持續(xù)玩多久?

我們知道,最近幾年自媒體的發(fā)展速度相當快,人人都是媒體的概念越來越深入人心,隨著移動互聯(lián)網的普及和媒體社交工具的廣泛覆蓋,媒體內容的生產形勢正在快速發(fā)生變化,于是越來越多互聯(lián)網新興媒體都將大量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優(yōu)質內容的生產上的革新上。媒體再怎么變化,大量優(yōu)質內容始終是不變的。因此,如果像并讀新聞這樣,如果每天10萬元的費用投入到包括自媒體在內的優(yōu)質內容生產者身上,又將會發(fā)生什么樣的事情?

兩廂一比較,個人認為,新聞有償閱讀的模式勇氣可嘉,但難以持久。這違背了事情應有的邏輯。而且,隨著中產階層人群的擴大,除非能夠投入足夠高額的資金,否則新聞有償閱讀并不能為自己獲取更多優(yōu)質的讀者,更不用說是忠實的讀者。新聞有償閱讀,從人性角度來看,個人這比免費模式還糟糕。當然,這個模式才剛剛開始,也許后續(xù)會有更大的金主參與進來,在這個模式行繼續(xù)發(fā)力。但個人看始終不樂觀,建議已經在創(chuàng)新路上的傳統(tǒng)媒體人,一方面要及時調整一些自以為聰明的游戲規(guī)則,二是要及時根據產品的業(yè)務數據調整策略。如果需要靠更大的資金維持,難以承受。還是轉到以更大的激勵內容的生產者這個路上更靠譜。

【返回】